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业界动态
资质改革落地!带来的重要影响建筑企业必须知道!

本月,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主要提出:

针对建设工程企业和测绘资质类别过细、等级过多、准入门槛高手续繁等问题。

1、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由593项减少至245项目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将其他等级资质一律下放至省级及以下部门审批;

2、将测绘资质类别和等级由138项减至20项,除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外,将其余甲级测绘资质审批全部下放至省级。

会议还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黑名单”制度,对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依法依规严肃惩戒,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重磅!资质“改革”尘埃落定,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593项工程资质将压减至245项!👈戳这里了解详情)


近些年的资质改革回顾

 

入建筑这行有六年的工程人应该记得,其实从2014年开始,住建部就频繁的进行资质改革。

起初是2014年11月,住建部将专业承包资质由60个压缩至36个

2015年又取消了建筑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幕墙4个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还规定的资质换证调整为简单换证,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并取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关于国家级工法、专利、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考核指标要求。

进入2016年10月,住建部开始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除各类别最低等级外)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到了2017年,4月正式取消园林绿化资质,6月拟删去对企业注册资本金、上缴营业税、企业经理、财务负责人、一级建造师数量、设计人员、工法数量、信息化等要求,9月则取消工程咨询、物业管理一级、地质勘查等资质,11月拟取消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审批,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

2018年3月8日住建部更是发布了关于废止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现在来到了2020年,7月发布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提出很多影响极大的改革意见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由593项减少至245项目,将测绘资质类别和等级由138项减至20项,解决资质类别过细、等级过多等问题。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将其他等级资质一律下放至省级及以下部门审批。

这六年间,资质的改革真是从未停断,那么话说回来,对于工程企业来说,这些改革将带来什么影响?资质改革后企业将如何应对?


资质变革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2020年的资质改革对各个资质层级的影响都是较大的。首先本次改革将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取得原10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中的任一类,即可换发综合资质,取得综合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各类别、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不再申请或持有其他施工资质。


这对于特级资质企业来说是好事,资质优势将更加明显,市场大头依旧被他们吃下。所幸占据优势的特级资质的企业全国不足700家,能吃下的市场份额有限,但对于一级、二级、三级资质企业来说,全国有施工活动建企就多达103814家,“蛋糕”就那么点,竞争将非常大!


改革下资质准入门槛或再降低。三级资质企业、有意向新申请资质的企业将最大受益,可以直接换发“乙级证书”,相当于直接升为二级资质,不再重新核定资质;相应地,可承接工程范围大大增加。不过这对于原二级企业来说,可不是好消息。


资质审批权也将下放各省。这对现有的二级资质企业是大利好,升甲级(一级)资质的难度会降低!同理,对于原一级资质企业来说,同级竞争也将大大增大。


从这便可看出,除了特级资质企业外,其他等级的资质企业都将迎来新的外在挑战,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大,对工程企业的考验也将加大。

资质改革后企业该如何应对?


1.针对大型企业

一、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人力资源的管理是新资质环境下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新规定对人员的要求非常细化,既要有相应的高级管理人才,还要有基层现场管理人员;既要有专业的注册类人员,还要有专业的技术工人。每个现场人员的管理岗位不能重复,一个人在一项资质下只能担任一个角色,不能“重复利用”,这就对企业的人员数目和梯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企业应正视当前问题,认清形势,着力培养自有人员,摒弃外借、挂靠等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违法行为。


二、管理维护资质管理中各项软件系统

“四库一平台”暨住建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发布平台,包括企业库、人员库、项目库、信用库,四库互联互通,以身份证可以查人员,以单位名可以查人员,以人员可查单位。能够动态记录工程项目各方主体市场和现场行为,有效实现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监管的联动,全面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在建设部推广使用的“四库一平台”中,认真及时地更新企业各项资料及报表,是维护企业资质能够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注册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的数量及施工业绩的录入与备案都要保证及时有效,避免因为更新不及时导致企业不能满足资质项下条件,给资质使用蒙上不诚信的阴影。


三、积极应对主管部门动态核查

新标准下建设部对企业的资质管理考核由以前的申报考核、年度考核改为申报考核与动态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建筑业主管部门,定期对建筑企业网上快报进行审查,并按不低于10%的比例不定期对辖区内建筑企业进行实地核查,这一核查方式对企业保持资质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必须随时保证现有资源符合自有资质标准的要求。

2.针对中小企业
一、从组织构架上做好专业分包
大量的中小施工总承包企业,以后想单独总承包工程肯定是越来越难了。通过改制重组可以向高等级资质上进步,但要想一步进入工程总承包,希望较小,中小企业需要积极考虑加强合作,抱团取暖,可以就从组织构架上做好专业分包的准备。随着社会进步和建筑业改革的深入,承包方式的变革是大概率的必然趋势,所以大量的中小总承包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发展方向。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但传统的模式肯定行不通了。中小企业做专做精,才是企业发展之道。

二、提升企业净资产规模
盈利是企业的首要任务,新资质管理环境下,建筑业企业要做好内部管理与市场经营的对接工作,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通过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盈利能力,积累扩大企业净资产规模,便于资质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资质的提升又可以提高企业投标经营的门槛,促使企业提高施工生产能力,形成良性发展体系。

三、提高资料管理能力
资料管理是资质管理的基础。重视资料的积累,既方便施工环节的追溯,又方便二次经营变更索赔,还可以为企业积累业绩,证明企业的发展历程。由此可见增强资料管理工作对施工企业的重要意义。

从资质变革看未来5年建筑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2020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发展目标:

  • 2025年,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 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2、加快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 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相关领先企业深度参与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 各地要将现有各类产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向智能建造领域倾斜,加大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基础软硬件开发、智能系统和设备研制、项目应用示范等的支持力度。

3、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

  •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

  • 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 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

  • 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钢结构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和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生产线

4、提升信息化水平。

  • 加快部品部件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化装备和建筑机器人,实现少人甚至无人工厂

  • 钢筋制作安装、模具安拆、混凝土浇筑、钢构件下料焊接、隔墙板和集成厨卫加工等工厂生产关键工艺环节为重点,推进工艺流程数字化建筑机器人应用。

  • 推动在材料配送、钢筋加工、喷涂、铺贴地砖、安装隔墙板、高空焊接等现场施工环节,加强建筑机器人智能控制造楼机等一体化施工设备的应用。

  • 在装配式建筑工厂打造“机器代人应用场景,推动建立智能建造基地。


其实不仅是建筑行业,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走数字化、智能化这条路,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主流,而建筑业身为国内支柱性产业之一,也会往这一个方向去发展,但是这也只是其中之一,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这几个关键词: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内需、装配式、智能化装备、机器代人、智能控制造楼机、全产业链、工程总承包企业、CIM,这10个关键词,很清晰地表明了至少未来5年内国内建筑行业的大方向,都会向这几方面无限靠近以及实践。

版权所有:河南新隆建工集团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0010710号-1 营业执照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平安大道与明理路建业智慧港 咨询电话:(0371)61990111